数据中心>业界新闻
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成立
2月24日,在主题为“惟实·励新·共筑”的2023年英特尔中国战略媒体沟通会上,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软件生态部总经理李映博士宣布“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 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由英特尔开源软件专家、产品技术负责人和社区运营专家组成,今后将最大程度整合内部资源,利用英特尔最新技术和生态资源,更加深入地与中国的开放生态融合,更专业高效地服务中国开发者,推动开源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李映表示:“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肩负着新的使命,我们将植根中国,实现英特尔开放价值观和全栈软件策略,在中国通过开放生态建设引领技术趋势、共建繁荣社区、推动软件产业以及培育创新项目。未来,英特尔将继续立足中国软件生态,推动全球开放合作,坚持软件芯片融合,培育中国创新未来。”
今后,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将在中国开源项目、社区合作、开发者技术支持等方面展开工作,与合作伙伴和各大开源社区展开交流,共同打造开放生态。
以开源开放助力本土创新
芯片和制造是科技发展的硬核基础,是构建数字世界的超级力量,软件则定义了各种使用场景和架构。英特尔在不懈推动摩尔定律的同时,也在构建“软件定义、芯片增强”的世界。
从硬件、软件到上层服务,每一个环节的创新和进步都离不开开放的生态环境。基于此,英特尔秉持赋能全栈软件的开放生态战略,几十年来持续投入从硬件到软件的各个层面,建立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通过市场赋能底层软件、中间层优化的理念,保证了最上层市场拓展层创造出新的价值。
“推进开放的生态系统是英特尔转型的核心,对英特尔的成功而言,开发者社区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所说,英特尔对广大开发者坚持开放、选择、信任的原则。开源开放是英特尔一以贯之的价值主张,这既来自英特尔业务的驱动,也反映出英特尔对产业创新的责任感。
聚焦中国创新热土,当前中国软件生态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中国正从软件大国走向软件强国,需要整个生态开放互补、通过全球领先的开源项目助力本土创新。随着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英特尔也将以更大力度支持中国软件生态发展。
积极贡献开放生态
英特尔对开放生态的贡献由来已久。过去20年,英特尔持续投入全球开源项目,成为开放生态的积极贡献者。例如:英特尔的19000名软件工程师参与了100多个开源项目,贡献、管理、维护着300多个社区,在过去15年当中,英特尔是Linux Kernel 的最多代码贡献者,同时是重要的容器化开源社区Kubernetes的是多年杰出贡献者;不仅如此,英特尔还是700 多家标准化组织的核心会员,并且积极投入可信任计算开源项目。
在中国,英特尔坚持开放融合和本土创新,在底层软件支持硬件平台、关键技术支持操作系统和虚拟化支持云边服务的融合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例如,百度飞桨结合英特尔oneAPI和 OpenVINO,推动了中国AI 技术和社区共建工作,从方案落地、社区活动、到开发者学习资源等多方面服务中国开发者,共同构建开放生态。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中国数字经济迎来春潮涌动的蓬勃机遇。随着英特尔中国战略升级,英特尔将为中国产业伙伴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推动更深层的本土创新。随着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英特尔也将进一步整合优势,以技术与专长赋能开发者、构筑开放生态,为中国贡献更多创新价值。
数字观察
- 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需要什么样的UPS?...
2023-01-13
- 重塑,让数字化驱动成长...
2023-01-13
- 戴尔:开启AI 算力时代,为AI产业化提...
2023-01-11
- 元宇宙将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新“乐园”?...
2023-01-09
- 基于第四代AMD EPYC处理器的 De...
2023-01-02
- 2022年度数字化杰出贡献品牌——腾讯云...
2022-12-14
- 2022年度数字化杰出贡献品牌——亚马逊...
2022-12-14
- 什么样的云能解决信创建设中的难题?...
2022-12-14
- 让服务类项目管理更敏捷?用友BIP项目云...
2022-12-14
热点新闻
- 杨元庆谈ChatGPT:需要普慧算力作为...
2023-02-24
- 惠普庆祝在中国40年,强化中国发展战略...
2023-02-24
- PC全生命周期降耗增效 英特尔与产业推动...
2023-02-24
- 顺丰供应链携手亚马逊云科技,推动供应链智...
2023-02-23
- 元宇宙产业核心技术待突破...
2023-02-23
- 谷歌遭遇AIGC新难题:使用成本是传统搜...
2023-02-23
- 谷歌云计算部门实行共享办公:两名员工合用...
2023-02-23
- 实力领跑!天翼云斩获云计算领域市场份额多...
2023-02-22
- 商业化近一年,钉钉们活得怎么样?...
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