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架构>业界新闻

Onemachine

联想云结盟推超融合技术

作者: cbinews编辑   责任编辑:张琳 2016-01-19 14:34:57
来源:中国经营报关键字:联想,超融合

Maxta大中华区总经理王昂,在跑业务时常被IT人士问起,什么是超融合技术?这家公司,是联想云新组建的超融合产业联盟的成员企业之一。

这些联盟内的公司,视超融合这项新型云计算技术,为取代传统IT架构的金矿。但实际情况却是,包括联想集团副总裁、企业云总经理尉伟东在内,联盟中的很多人,都屡次被问及王昂遇到的问题。市场认知的空白,让这座金矿像是海市蜃楼。

其实从清单上看,联想组建的这个联盟,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其中不乏直线竞争的企业。但对新技术的落地而言,教育市场是无法逾越的步骤,在出现一个巨头企业或企业群,将该技术推动为行业现象之前,任何一家公司都独木难支,难以套利。一张需要一起啃的大饼,给了这个联盟成立的理由。

不过现在看来,最大的受益者或许还是牵头人联想。《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联想云内部员工看来,完成超融合联盟的组建,意味着联想将完成从产品、应用行业到整个产业链和生态圈的战略布局。而更为直观的利益是,联盟将为联想生产的ThinkCloudAIO嫁接出巨大的销售市场。

牵头人的野心

1月12日,联想云联合中国电子学会、Nutanix、华三、SMARTX、Maxta、深信服、华云网际、SOHO中国、Mellanox、南大通用和文华在线等超融合产业链企业,共同发起超融合产业联盟。

所谓超融合技术,简单而言,是一种将计算、存储、网络功能集成到单一设备中、并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专用设备的基础架构。相对于传统IT架构将服务器、网络、存储、虚拟化分开的模式,基于超融合技术,可将云应用相关的硬件、软件进行封装,提供给客户完整的解决方案。据了解,谷歌、facebook、亚马逊的数据中心,都在使用这种新型架构。

从提升效率的角度看,超融合架构的意义在于,可以缩减75%的架构部署时间,将IT运维成本降低60%。与此同时,由于超融合架构的资源池可通过增加节点的方式,横向无限扩延,因此可支持企业快速上线新业务,并迁移原有的IT架构。

根据IDC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超融合市场的容量约为6360万美元,到2019年该数字将实现近10倍增长,达到5.47亿美元。“虽然发展速度每年都呈现出三位数以上的增长,但相比传统架构市场还是比较小。”IDG企业级研究部助理研究总监周振钢表示。

此番成立的联盟,覆盖了超融合产业链各个环节厂商,业务上既有互补性,也有火药味十足的交叉性。举例而言,Nutanix属于超融合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开发厂商,主营企业级存储业务的Smartx,与Nutanix存在竞争关系,同时被视作有望颠覆EMC的创业公司,深信服提供IT基础设施虚拟化与云建设解决方案,华三生产路由器、服务器、IT管理系统等产品。

这是一层微妙的竞合关系。“现在是培育市场的合作,可能某个客户案例里面大家还是竞争,客户要用自己的脚去投票,什么样的产品、服务体系和支撑力度,但培育市场的工作由我们来完成,这是大方向。”王昂表示。另一方面,由于鲜有像IBM那样,产业链部署全面的企业,云计算领域的超融合厂家,不得不通过联盟的形式,串联起整个IT架构。而对外层面上看,联盟也是新的作战单元。

业内人士认为,去年11月,Nutanix和联想达成战略联盟,其实就是为了联手阻击EMC和其新东家Dell的共同体。

事实上,对于联想而言,牵头成立这样一个联盟,另有深意。一方面,超融合架构的应用,往往涉及医疗、教育等细分行业,且是需要融合计算、存储、网络三大板块能力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联想作为硬件厂商,在对具体行业的渗透,或产业链布局等完整性上,都难以独挑大梁。但加入联盟,可帮助联想云补齐短板。

易观国际分析师纪研航告诉记者,作为服务器厂商,联想通常与行业应用客户接触较少,通过联盟可让联想云与这部分群体进行更多沟通,利于其了解市场,并拓宽业务范围。

另一方面,尽管联想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但相对于BAT、IBM等企业,其在云计算领域的入场并未占得先机。通过联盟网罗软件服务商,正可为其ThinkCloudAIO超融合云一体机,打开销售出口。

接受媒体采访时,尉伟东指出,“未来整个企业级IT互联网发展趋势一定是‘软件定义’、软硬结合,这个过程是联想必须建立能力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老牌IT厂商来讲,联想会更多地拥抱新的机会和变革,努力地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联想云帝国

近年来PC行业销量的持续下滑,迫使全球PC大佬联想,进行移动端转型,并寻找“多条腿走路”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代表IT行业趋势的云计算服务,被设立为联想的重点转型方向。

早在2014年,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企业级业务集团及北美区总裁GerrySmith就曾公开表示,联想将把企业级业务,作为PC之外的新盈利支柱。该年度,联想在企业级业务及云计算领域,大动作迭出。9月份发布“腾云计划”,表示将在中国兴建50个数据中心,培训1000个云计算基础架构专家。年底,完成了对IBMx86服务器的收购,由此进军企业级市场。

很快,联想就见到了成效。

2015年一季度,联想云的收入同比增长44%,个人云月活用户超过1亿。这种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联想的“端到端”战略。作为拥有丰富产品线的公司,联想前段的PC、移动设备都是触及用户的入口,可与后端的云计算基础架构相连接,在个人云业务上,联想云具备天然的获客优势。

根据联想的规划,除了个人云,将同时涉足企业云、智能云,乐基金几个板块。

而事实上,国内云计算市场虽然远未到瓜分市场的阶段,但由于云计算服务试错成本极高,大部分企业都倾向于选择阿里云、腾讯云这类巨头型互联网公司,而华为、青云、Ucloud等企业也在细分领域奠定了自己的行业地位。联想云在其中,并不算早入场者。

这一背景下,联想攻占市场的策略,在于合作。BAT、英特尔、微软等企业,都先后在云计算领域,与联想达成合作关系。而这类合作关系中,联想通常在基础设施、服务器上发挥作用。

在业内人士的印象中,联想云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低调,并未对行业内企业构成明显的威胁,但以联想的资本和技术实力、行业地位,进入云计算赛道后,实力仍旧不容小觑。

CBI 友情链接: 至顶网 |  腾讯科技 |  凤凰科技 |  商业伙伴 |  移动信息化 |  企业网 |  中国软件网 |  CIO时代网 |  更多>>

CBI集团介绍 |  联系我们 |  CBINEWS刊例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电脑商情信息服务集团 北京三人行广告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68号吉安大厦B座308联系电话:(010)62178877

商务、内容合作QQ:2291221 联系电话:13391790444 詹老师

ICP证:川B2-20070068-5 川预审H8VZ-RBP6-X228-T60Z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710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司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司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