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业界资讯
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3500亿元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11月1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开展10类虚拟视听制作应用示范,打造10个“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形成至少20个特色应用场景、100个融合应用先锋案例。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虚拟现实产业受制于技术、产业和商业模式,虽然在旅游、教培、游戏等领域产生一定应用,但没有探索出相对成熟的商业路径和商业模式,需要从政策层面推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发应用,通过落地场景应用、打造产业集群的方式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发展,在部分规模化、成熟度潜力较高的领域,探索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因此,《行动计划》也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二是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三是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四是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五是构建融合应用标准体系。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逐步迭代、持续扩展边界的过程,此前市场就非常期待虚拟现实技术落地,甚至短期内就产生巨大的产业价值,但实际上还缺乏相应产业基础和场景应用能力,因此政策端在鼓励技术研发的同时,也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场景落地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当下5G、云计算、分布式存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在不断成熟,并通过融合实现了倍增效应,在政策引导和资本加持下,国内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涌现一大批新型独角兽企业。”于佳宁说。
中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伟表示,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应用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此前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产业和虚拟现实类娱乐项目上。随着《行动计划》的发布,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边界进一步拓展,不仅提升娱乐的数字化水平,更针对工业、城市安全等场景展开,更多行业和更多公司有望融入虚拟现实产业链,形成虚拟现实产业集群。
数字观察
- 金融服务机构如何构建“零信任“的安全策略...
2022-10-20
- 深度体验Newline NewBuds和...
2022-10-20
- “传统”存储厂商如何玩转混合云...
2022-10-08
- Pure Storage:帮助企业管理好...
2022-09-30
- 西门子低代码,以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
2022-09-27
- 专治“云混乱”,VMware跨云服务组合...
2022-09-13
- 云原生时代,我们该如何守护企业安全?...
2022-09-02
- 构筑积极安全防护...
2022-09-01
- 技术为先,构建存储的层次感...
2022-09-01
热点新闻
- 马斯克担任推特CEO:拟上调蓝标用户认证...
2022-11-01
- 芯片业寒气逼人!9月全球销量出现两年多来...
2022-10-31
- 联想发布“千帆计划”:面向一三级市场经销...
2022-10-31
- 传中国电信旗下天翼云要分拆上市 估值能达...
2022-10-31
- 美国科技巨头一周股市表现:苹果一枝独秀 ...
2022-10-31
- 仿生机器人风起:新兴消费需求刺激产业升级...
2022-10-28
- 华为前三季度营收4458亿元,终端业务下...
2022-10-28
- 美国前7大科技公司今年市值蒸发超3万亿美...
2022-10-28
- 英特尔宣布启动降本增效:3年节约100亿...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