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安全>业界新闻
2023 年将是技术专家解决网络管理工具泛滥的一年
作者:Chrystal Taylor,SolarWinds首席极客
不论是应用程序性能工具、云服务工具还是数据库性能管理工具,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网络管理工具,无处不在。
随着远程办公的普及,这种情况变得愈发常见。中国的线上招聘服务提供商在其《2022 年中国远程办公现状报告》中指出,人们对远程办公的需求在疫情后逐渐增高,90%的求职者希望公司允许员工在家远程办公。尽管远程办公提供了持续的生产力,但员工仍然需要克服访问、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和网络方面的技术挑战。根据 IDC 早前发布的一项调查,协作工具和IT按需支持是员工认为能够帮助提高其生产力的两大技术。
不可否认的是,向远程和混合工作模式的快速转变以及数字化转型举措使IT人员疲惫不堪。企业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以便落实那些领导层顺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而坚持执行的数字化转型项目,由此IT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以准确监控。
除了这些新的变化发展之外,公司还采用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来监控IT基础架构、应用程序、网络和数据库。每一位IT工程师平均需要跟踪16个监控工具,随着服务级别协议的增加,有些人甚至需要管理多达40个监控工具。
“少即是多”这句话用在此处最为恰当,使用过多工具只会导致数据孤岛、集成混乱、安全漏洞和极度缺乏可见性。一些IT团队并非通过从供应商那里获得软件应用程序的许可来满足业务需求,而是自行开发软件应用程序。一旦换了工作,往往会将这类应用程序也带走,工具所有者离开旧公司,有关该工具的关键信息也被带走了。公司拥有的设备和使用的工具越多,IT团队反而就越难从他们自行开发的工具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自行开发的工具与其他工具也并非完全兼容,意味着IT人员要借助不同的系统登录和操作。我们以前见过IT人员十分不愿意放弃自行开发的工具,这种阻力一部分来自于难以割舍创作心血,另一部分在于他们清楚为了维护这套系统要花多少时间。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们仍会面临上述所有挑战和复杂性,但我们最终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工具,转而打造更精简的流程,节省时间。无论如何,工具泛滥都不是一个新问题。近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技术和商业领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现在是时候有个结论了。
有两个趋势表明2023年可能会成为我们彻底解决工具泛滥问题的一年。
1. 经济逆风而行和潜在的经济衰退
CNBC报告显示,全球首席执行官们预测未来一年将出现经济衰退。面对这种可能的经济下行,企业正在压缩预算,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经济衰退不仅涉及到显而易见的财务成本,还有时间成本。时间成本通常会转化为劳动力成本和客户流失,因为问题解决的时间会变长。较小的团队意味着员工要少花钱多办事,同时,引进新工具的门槛也在提高,如果工具不能持续为业务增值,就很难在公司的基础架构中长久存在。
2. 新的解决方案的引入以及向可观察性转向
最新的《SolarWinds IT趋势报告》指出IT团队越来越担心缺少可见性,55%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只对公司中一半的应用程序和基础架构具有可见性。幸好市场上有一些工具能够提供帮助。通过转向可观察性,IT团队可以用更少的工具实现更好的可见性,而不是让他们被各种工具和信息淹没。利用可观察性和人工智能工具,IT人员可以在一个平台实现对所有工具的全面可见性,确保更好的应用程序性能,更快地排查和解决问题,提高运营效率,生产更高质量的软件。
在过去几年中,技术解决方案经历了各种发展和变革。可观察性是监控技术进化的成果,AIOps和机器学习是用来增强和改进可观察性的工具。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投资这些旨在提高工作质量的新工具和技术,就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
对系统的持续迭代、改进、集成和交付正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平均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省大约480万美元。2023年,公司最终将会把这些工具整合为可观察性和AIOps解决方案。
业务需求和客户体验必须被优先考虑,二者是制定和执行公司决策的主要驱动力。在进行复盘时,业务主管会发现他们最初使用的工具不再能满足业务目标,随着可能的经济衰退的迫近,IT团队应该逐渐放弃这些工具,并将资金回拢到预算中。
总之,IT团队应该停止使用那些不再能够创造价值的自制工具,并确定哪些工具可以合并为一个工具。我们应当在2023年保持冷静,并尽力摆脱工具冗余的负担。
数字观察
- 什么样的云能解决信创建设中的难题?...
2022-12-14
- PTC+Codebeamer:“描绘”全...
2022-12-13
- 从容器平台到数字化运营平台,青云科技Ku...
2022-12-13
- 是时候改变云原生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策略了...
2022-12-05
- 从实践中来,到应用中去——永信至诚如何占...
2022-11-28
- IBM LinuxONE以创新,促进可持...
2022-11-23
- UiPath:加速自动化,提升数字化...
2022-11-18
- 亚马逊云科技:协力同行,共创共赢...
2022-11-04
- “零信任”安全架构如此好, 为什么还未被...
2022-11-03
热点新闻
- 杨元庆谈联想联通签约合作:将推动“算网融...
2022-12-22
- 为了追赶对手 英特尔将图形芯片部门一分为...
2022-12-22
- 存储芯片进入供需寒冬 美光科技宣布裁员1...
2022-12-22
- 估值下滑、IPO低迷 硅谷科技公司纷纷寻...
2022-12-22
- 神州云科发布双轨超高可用架构,为夯实信创...
2022-12-21
- 中国联通与腾讯、京东、阿里、百度四家战略...
2022-12-21
- 蔚来数据泄露:承诺对用户损失承担责任,客...
2022-12-21
- 博通公司610亿美元收购VMware交易...
2022-12-21
- Meta明年将向元宇宙投入20%的成本...
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