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智慧引擎:联想问天海神液冷技术赋能中国高校科研新飞跃
CBINEWS
责任编辑:张金祥
电脑商情在线
时间:2025-03-03 12:09
联想 问天 液冷
2024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指出,要推动智算中心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旨在通过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将绿色电力转换为绿色算力,促进算力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性能计算(HPC)与绿色发展的结合成为科研创新的关键。高校作为科研前沿,其竞争力日益依赖高性能计算的绿色升级。面对环保与科研的双重挑战,联想凭借创新的海神液冷技术,为高校科研提供绿色高效的计算解决方案,铺设了一条智慧、生态友好的发展路径。
千帆竞发迎晨曦,破浪前行铸辉煌。当前,联想正携手多所高校,共同在科研绿色发展的征途上铸就新的辉煌篇章。
01 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驱动科研创新与发展
长期以来,联想HPC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协作。早在多年前,联想就着手与北京大学携手建设高性能计算平台“未名生科一号”及“未名一号”。
平台采用联想深腾X8810系统,并配置联想数据中心采用的英特尔®至强®铂金处理器,为各学科领域提供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大规模科学计算的支持。
平台自正式投入运行以来,累计为北大99个院系的5000余名师生用户提供了计算服务,支撑科研项目超过545个,支持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600多篇,其中绝大多数为SCI一区或学科顶级会议论文,包括17篇Nature、7篇PNAS、35篇JACS、18篇PRL和100多篇Nature子刊。成果分布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科、工学、医学、药学、地学、大气、材料等10余个学科领域。
02 上海交通大学:思源一号打造高校算力巅峰
经过上海交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的门口,你会留意到墙上的一段文字: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期以此科学计算中心,聚智慧之力,惠科研教育,飨创新之师,助进步富强!以科技服务于国家的创新、进步与富强,是“思源一号”的使命,也是上海交大校友们代代传承的精神追求。
步入中心内部,“思源一号”以强大的技术配置引人注目。它基于联想ThinkSystem服务器和联想DSS分布式存储,采用联想自研的海神温水水冷技术,并搭载新款CPU和GPU协处理器,通过异构算力设计,最大化满足多样化的科学计算和AI计算需求,帮助科学家攻克更复杂、更前沿的创新基础研究。
03 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引领学术新高峰
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便是国内高校超算领域的先驱。早在2000年,南京大学便已开始部署首台高性能计算机,并历经多次扩建。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校内师生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急剧上升,计算资源存在显著的缺口。
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引入联想高性能服务解决方案,有效拓宽算力应用场景,同步采用第四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增强内置加速性能,为南京大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其中,物理学院师生依托高性能计算中心研究了行星内部高压下的新材料,大幅提高了研究效率,相关成果已在Nature、Physics、PRX、NSR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目前,南大高性能计算中心已经助力产出一批杰出科研成果,覆盖流体力学模拟、系统仿真、中大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等多个领域。
04 华南理工大学:液冷技术引领绿色AI算力
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系,师生们正致力于“新型高熵超高温陶瓷材料”的研究,面临复杂形成过程与结构模拟的高算力需求。
为此,学校携手联想,借助ThinkSystem服务器与海神温水水冷技术,并在数据中心配备英特尔® 至强® 6处理器,构建了高性能算力平台。
这一举措不仅将数据中心的PUE值降至1.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年节省电力和碳排放超40%以上,还积极响应了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联想的技术专家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华南理工大学科研教学迈上新台阶,成为高校科学计算平台建设的典范。
05 北京邮电大学:温水水冷支撑绿色科研
双碳战略下,高性能计算已成为高校科研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北京邮电大学超算中心作为学校重要的科研支撑,项目建设总体规模庞大,对整体集群节能、环保、系统稳定性要求非常严格,对GPU计算能力也提出较高要求。
为此,联想提供了一套超前的温水水冷+AI高性能计算系统,极大提升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TCO),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同时有效控制了运营成本。
项目建成后,该超算中心为科研、教学活动以及未来可能纳入服务范围的周边院校提供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多种综合性服务。此外,它还能充分满足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中心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科学计算需求。
06 武汉理工大学:液冷高性能计算助力双一流建设
另一片学术热土上,武汉理工大学也在积极行动,以满足多院系高性能计算需求为目标,引入了联想的HPC解决方案。
该系统采用温水冷却服务器,结合大容量存储与并行文件系统,实现数据高效管理,PUE降至1.2以下。
此平台集中化、规范化、规模化超算应用,促进材料科学、船舶工程等多领域科研创新与AI发展,提升数据处理与训练速度,助力新理论、新技术研发。同时,有力支撑科研项目开展,推动“双一流”建设,助力申请更多重大科研项目,构建特色超算应用生态系统,引领高校高性能计算平台发展。
07 浙江大学超重力实验室:温水水冷技术驱动科研创新与智慧管理
在多所高校的成功实践之外,浙大超重力实验室的项目,同样见证了高性能计算与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
浙大超重力实验室作为浙江首个国家科技基础项目,采用了联想的HPC、私有云及专业服务方案,并通过联想海神液冷技术,打造一套性能提升25%、碳排降低70%的绿色数据中心。
通过整合联想技术与自身需求,浙大超重力实验室强化了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了设施与园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构建超重力试验、常重力模型试验、重大工程远程监测和多尺度数值分析科研大数据,研发数据驱动的智能算法,深度融合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实现超重力科学目标、解决多学科工程和技术问题提供新途径。
联想问天的海神液冷技术,凭借在超过七万节点液冷服务器集群交付项目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已在国内外众多高校实现了多种应用场景的广泛部署,满足科研教学过程中的多样化计算需求,也为数据中心向绿色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北京大学的生命科学到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性能计算,再到南京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华南理工大学的智能制造,以及浙大超重力实验室的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均闪耀着智慧之光,屡创科研佳绩。
展望未来,联想将坚守绿色创新之道,不断推陈出新,为中国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共创“星河滚烫,科研长青”的璀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