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时代,数据库的自我革命
CBINEWS
责任编辑:周雪芸
电脑商情在线
时间:2025-11-14 11:50
AI AI智能体 数据库
在AI智能体时代,数据库必须从被动的记录系统,演进为一个能够提供信息、指引方向并赋能自主行动的主动推理引擎。
数十年来,数据库一直是商业世界中沉默的后台伙伴,一个可靠且被动的记录员。作为系统记录和不可篡改的存储库,它确保了每一项操作都有对应且可审计的反应。这一模式支撑了整个全球经济的运转。然而,那个由人类发起可预测交易的时代已经结束。
我们正步入“智能体时代”。一类能够感知、推理、行动和学习的新型自主智能体,正逐渐成为业务运营的主要驱动力。它们不仅执行预设的工作流,更能产生涌现的智能行为。这对领导层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新挑战:在一个日益由自主系统运营的企业中,如何确保信任、控制和可审计性?在一个能够自主思考的系统中,协作的基石何在?
答案并非限制智能体,而是演进其运行环境。数据库不能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记录保管者,它必须被彻底改造为一套推理系统,一个主动且智能的平台,充当智能体的“良知”。数据库不仅需要记录智能体做了什么,还必须为其行为提供一个不可篡改、可解释的 “思维链” ,说明为何这样做。这便是AI原生数据库的黎明。
领导层的新使命
- 您的数据库必须从被动的账本演进为主动的推理引擎。您的数据平台不再只是存储库,它必须成为赋能自主行动的积极参与者,提供信息并指引方向。
- 企业知识图谱是您持久的AI优势。 可持续的差异化并非仅仅来自AI模型本身,更源于您专有数据的全面性。这些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实体图谱结构组织,为复杂推理提供动力。
- 成功取决于支持高速部署的“智能体运维”框架。 交付AI价值的主要瓶颈在于人工工作流程。最终胜出的平台,将是能提供从概念到生产级自主系统最高效、最可靠路径的平台。
第一阶段:感知——赋予智能体高保真“感官”
一个无法清晰、实时感知其环境的智能体,无异于一个负担。这正是领先的家居装饰零售商家得宝打造其“Magic Apron”智能体的原因。它超越了简单搜索,能提供7x24小时的专家指导,从实时库存和项目数据中提取信息,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推荐。这种层级的智能行动需要一个统一的感知层,以提供完整、实时的业务视图。基础步骤是设计一个AI原生架构,汇聚此前孤立的各类数据工作负载。
通过HTAP+V统一实时感知
传统架构的致命缺陷在于操作型数据库(记录正在发生什么)与分析型数据仓库(记录过去发生了什么)之间存在鸿沟。基于这种割裂架构运行的智能体,如 同一直在看后视镜前行。解决方案是采用融合架构,即混合事务/分析处理。谷歌通过深度集成其系统 engineered 了这种能力,使得 BigQuery 能够直接查询来自 Spanner 和 AlloyDB 的实时事务数据,且不影响生产性能。
然而,对于智能体时代,还需要一种新的“感官”:直觉。这意味着增加第三类关键工作负载,亦即向量处理,以创建新范式 HTAP+V。其中的“V”实现了语义理 解,使智能体能够把握意图和含义。例如,这项技术能理解客户询问“我的东西在哪?”与询问“配送问题”具有相同意图。认识到这一点,谷歌已在其整个数据库产品组合中集成了高性能向量能力,实现了将语义搜索与传统业务数据融合的强大混合查询。
教会智能体纵观全局
企业最有价值的洞见往往困于非结构化数据之中,例如合同、产品照片、客服通话记录。智能体必须精通所有这些“语言”。这需要一个将多模态数据不仅视为存储问题,更视为核心计算要素的平台。这正是 BigQuery 为之打造的未来的方向,其创新允许非结构化数据能与结构化表格一同被原生查询。DeepMind 的 AlphaFold 3 正是这种能力的深刻体现,它基于海量多模态知识库对分子的复杂相互作用进行建模。如果这种架构能够解开生物学的奥秘,它也能为您的企业解锁新的价值。
感知的控制平面
一个感官完美却无伦理道德的智能体是危险的。在机器速度决策的时代,传统的人工治理已然过时。解决方案是构建在规则约束的宇宙中运行的智能体。这需要将数据目录从被动的“地图”转变为实时的、具备AI感知能力的控制平面。这正是 Dataplex 的角色,它一次性定义安全策略、血缘关系和分类标准,并在全局强制执行,从而确保智能体的感知不仅敏锐,而且在设计上就具备基础合规性。
第二阶段:认知——构建记忆与推理架构
一旦智能体能够感知世界,它必须能够理解世界。这需要一套复杂的认知架构来支撑记忆与推理。试想一个金融服务智能体,通过在数百万交易、账户和用户行为中进行推理,能在几分钟内发现复杂的诈骗网络。这要求数据平台成为智能体思维过程中的主动组成部分。
设计多层级记忆系统
智能体需要两种类型的记忆:
- 短期记忆: 一个用于即时任务的低延迟“草稿本”,要求绝对的一致性。Spanner 凭借其全球一致性,专为此角色设计,并被 Character.ai 等平台用于管理智能体工作流数据。
- 长期记忆: 智能体积累的知识与经验。BigQuery 凭借其海量规模和无服务器向量搜索,被设计为这个确定的认知存储库,使智能体能够从PB级的数据“干草堆”中检索出精确的“针”。
通过知识图谱进行关联推理
强大的记忆还不够;智能体必须能够推理。标准的检索增强生成(RAG)如同给智能体一张借书证:它能找到事实,但无法连接观点。关键的演进是 GraphRAG。GraphRAG 赋予智能体学者般的能力,通过遍历知识图谱来理解实体间的深层关系。
随着向量搜索日趋商品化,企业知识图谱成为真正、持久的护城河,亦即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这正是谷歌通过在其数据库中内置原生图能力所打造的未来的方向。这一愿景得到了 DeepMind 关于 隐式到显式推理 研究的验证,该研究表明,当智能体能够首先构建并查询知识图谱时,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会呈指数级提升。
第三阶段:行动——构建可信赖的运营框架
智能体时代的终极优势在于速度,即您将一个想法转化为生产级的、创造价值的自主流程的速度。一个强大却无法被信任或无法大规模部署的智能体,仅仅是一个科学实验项目。这最后阶段关乎构建高速的“装配线”,以可靠、安全地治理智能体的行动。
嵌入式智能与可解释性
要获得对智能体行动的信任,其推理过程必须透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将AI直接带到数据处。如今,像 BigQuery ML 和 AlloyDB AI 这样的平台使之成为现实,通过简单的 SQL 调用将推理能力直接嵌入数据库。这将数据库转变为智能体的“良知”。
但仅有推理还不够。信任的下一个前沿正由 DeepMind 通过即将成为平台一部分的高级能力开拓。这包括新一代可解释AI 功能,其背后是 DeepMind 在数据溯源 方面的工作,使用户能够将生成输出追溯至其来源。此外,在智能体于物理世界行动之前,它需要一个安全的实践场所。DeepMind 利用 SIMA 智能体 等模型以及机器人技术的生成式物理模型进行的研究,证明了在多样化模拟环境中训练和验证智能体的关键任务重要性。这一能力正在被集成,以降低自主运营的风险。
从 MLOps 和 DevOps 到 AgentOps:新的协作规则
信任建立之后,焦点便转向速度。瓶颈在于人工工作流程。需要一种新的运营规程,即智能体运维,来管理自主系统的生命周期。这正是像 Gap Inc. 这样的大型零售商围绕这一原则构建其未来技术路线图的原因。它们使用 Vertex AI 平台加速其电子商务战略,并让AI在整个业务中焕发生机。该平台的 Vertex AI Agent Builder 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从代码优先的 Python 工具包到全托管、无服务器运行时。这套集成工具链解决了“最后一英里”问题,大幅压缩了开发和部署生命周期。
迈向AI原生时代的三步走
向智能体时代的转型是一次架构和战略上的重置。前进的道路十分清晰:
- 统一基础(感知): 致力于构建真正的AI原生架构,基于融合的 HTAP+V 工作负载,将 AlloyDB、Spanner 和 BigQuery 等平台集成在统一的治理平面下。
- 为认知设计架构(推理): 为自主智能体(而不仅仅是聊天机器人)设计您的数据平台。优先考虑分层记忆架构,并投资于专有的企业知识图谱,将其作为您的核心竞争护城河。
- 掌握最后一英里(行动): 直接投资于世界级的智能体运维实践,以 Vertex AI 这样的集成平台为核心。这正是区分失败实验与变革性业务价值的关键。
这套集成技术栈为构建下一代智能、自主系统提供了一个持久且独特强大的平台,这些系统将定义您企业的未来。
